摘要:去年我國農村消費增幅首次超城市 ...
來源:壹地產

2025年1月1日,在官微發布了年終總結。與其它地產商不同的是,這篇年終總結沒有經營、財務數據,都是大段大段的文字,主要是誇自己的努力,他們自己總結是:
難中求成蓄力發展。
要不是前兩天中交送的“虧損53億剝離房地產”大禮包,子姨差點就信了。
前兩天晚上,中交地產突然宣布,擬將公司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,轉讓至控股股東中交房地產集團。
子姨翻譯一下,就是地產公司中交不幹地產了。
這也見怪不怪了,這幾年地產公司不做地產的還有美的置業、、等。
真正讓子姨吃驚的是中交地產“退房”的原因。
在宣布不幹地產的同時,中交地產還發布了2024年業績預告,稱“預計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約53億元”。
子姨看了下,中交地產當前的市值也不到53億。中交地產業績最好的2018年也就賺了8億,過去二十年,中交地產都沒賺到53億。
真的是連褲衩都沒了,再家大業大也不能這麽幹吧。
一年前,中交地產全年扣非淨利潤為-17億元,是中交地產曆史上虧損最嚴重的一次。在宣布大禮包當天還吃了個漲停的投資者們,怎麽也不會想到,去年的虧損不過是剛剛開始。
中交為自己的虧損找了四點原因:
本期達到交付條件的項目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;
為加速庫存去化和資金回籠,公司調整銷售策略,導致報告期內交付項目的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;
隨著竣備的房地產項目增加,公司費用化利息增加,本期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;
對存在減值跡象的房地產項目計提資產減值損失。
子姨一位朋友說,沒有一條直擊核心的。基建起家,做成房地產的也不少,比如中建、中海。最可能還是人的問題。
從2019年6月開始,執掌中交地產的是李永前。在這之前,李永前是中交派去綠城的第一批核心人物之一。
在綠城,李永前負責投資管理,還負責山東區域和特色房產事業部。
重回中交後,中交發生了一係列變化。
在公司層麵,兩級變為“總部-區域-城市”三級管控,外引36位職業經理人,業務布局上多了特色房地產事業部、中交房地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(代建管理平台)、產業發展集團、金融管理部。
熟悉綠城的人都知道,這是想再造一個“綠城”。
彼時,李永前也立下了軍令狀,2023年銷售規模上千億。李永前回去的當年,中交地產的銷售規模是293.8億。
在李永前的帶領下,中交地產2020年用上年86%的銷售額都用來拿地。2021年,中交又用當年銷售額的69%用來拿地。
與此同時,2020年,中交地產的淨負債率296.4%,同比上升約146.2個百分點。2021年中交地產的淨負債率高達217.7%。
李永前接班第一個完整業績年,就把杠杆加了一倍多。第二年,董事長、黨委書記、總裁三位一體的李永前不再擔任總裁,他從業務一線撤下了。
2024年9月,李永前徹底出局,董事長、董事會戰略與執行委員會、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全部擼掉了。
代替李永前的是郭主龍,一位中交內部人士告訴子姨,郭是中交集團一號人物的人。
另外,新上任的中交地產二把手徐愛國今年60歲,已經是要退休的年齡了,他自稱中交集團一號人物的學弟。徐愛國曾於2014年至2021年先後在龍湖集團、陽光城擔任副總裁。
從中交地產官微信息看,新晉一號人物和二號人物主導的房地產開發主業改革還不明顯。
不過,他們似乎也沒有機會了。
子姨的朋友說,爸爸一直鼎力支持下,中交地產折騰了這麽多年也沒做起來:
不如就全力支持養子。